天使情怀,在抗洪救灾一线闪耀
——颜敏抗洪救灾先进事迹
入梅以来,一轮又一轮的强降雨侵袭着湖北洪湖,连续多日的暴雨使得长江水位直线上升,很快突破警戒线,给洪湖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害。在大灾面前,一位平日里默默无闻的一线医生,甚至看起来有些纤弱的女性,却主动请缨,加入了医院巡回医疗队,每天奔波在医疗巡回义诊中,为抗洪军民劳心劳力,感动着每一位抗洪救灾军民。她就是血吸虫病专科医院的公卫科科长颜敏。
细致入微,守护官民身体健康。颜敏一直坚信早发现,早治疗,才能将抗洪官民健康风险降到最低。在抗洪一线,她每天都会主动背起药箱,在大堤上巡查,只要发现有不适症状的患者,便会主动上去询问检查。7月15日早上,正在堤上为乌林镇铁桥村防汛险段巡诊的她,突然发现部队中有一位小战士有气无力地走在部队后面,便主动拦住了这位小战士,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?当得知小战士有胸闷、气短、头昏、恶心、口渴等症状时,经验告诉她,这个孩子可能是中暑了,于是赶忙拉着他进入医疗点,让他平卧在床上,解开衣扣,用冷毛巾给小战士擦身体,又帮他喂服用人丹、藿香正气水,又遵医嘱给他输液,还不忘安慰他,以缓解其紧张情绪。由于治疗及时,小战士很快就恢复了,又重新投入到战斗中。
解囊相助,力助患者及时就诊。7月16日,一位村民急匆匆来到颜敏所在的医疗点,说是自己刚被蜈蚣咬伤了脚背。颜敏赶忙上前查看伤口,发现患者被咬处已经红肿。顾不得患者满是泥土的脚,亲自用盐水帮他清洗患处,但这种情况在医疗点只能简单地处理,必须尽快到市区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。于是叮嘱患者需要马上转到市区治疗,但患者却表现出很为难的神情,细心的她主动询问缘由。当得知患者经济拮据时,毫不犹豫的掏出随身仅有300元钱给了他,并联系了血防医院的医生给他治疗。
恪尽职守,坚守岗位毫不动摇。7月22日,烈日炙烤大地,她跟随巡回医疗队奔赴螺山镇伍家窑村进行巡诊,一位老婆婆拄着拐杖找到医疗点,焦急的说她的儿子晚上拉了一夜的肚子,让医生帮忙去看看。颜敏第一时间背上药箱随婆婆赶到她家,进屋就看见一位中年男人躺在床上,经过诊断,考虑为细菌性痢疾,便立即给他输液,予以对症治疗,并把他的粪便采样,由于粪便在高温下不能放太长时间,她只好用塑料袋装好后踏着借来的自行车急匆匆将粪便送往医院。一路皎阳似火,加上连日来的劳累,颜敏一到医院就晕倒在地上,当她醒来的时候,第一句话就是询问身旁的主治医生粪便样本是否送检,丝毫没有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。在病床上恢复片刻,不顾同事们的劝住,无视丈夫的埋怨,坚持要求赶往灾区,当天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才随医疗队一起返回家中。
整整一个月,她没有一天休息,每天奔波于抗洪救灾一线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天使情怀,像一颗耀眼的星星闪耀在抗洪救灾一线。
防汛救灾队伍中的一抹红
---市疾控中心主任谭先玉
今年七月以来,我市遭受持续强降雨袭击,大部分乡镇发生洪涝灾害,大量农田被淹、鱼池被冲、房屋进水、倒塌,全市受灾人口达24万人,10多个民垸被淹,紧急转移11894人,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10个,集中安置3336人,灾情十分严重。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,洪湖疾控人听从党的召唤,身披红色战袍,集结在防汛大堤上,以铁一般的纪律、铁一般的担当,坚守在疾病防控工作第一线。
她是防疫大军的领头雁!作为洪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负责人,谭先玉同志快速行动、果断处置,亲临一线、靠前指挥,科学决策、主动作为,组建应急专班,制定应急预案,组织全员培训,发布应急纪律,紧紧围绕疾病监测、风险评估、全员动员、物质储备、健康宣传、消毒杀虫及饮用水和食品安全等洪涝灾害疾病防控重点,带领10个应急小分队20多天坚持防守在灾民安置点和武警官兵驻地。第一时间将卫生防疫应急队的旗帜飘扬在安置点的上空,第一时间将灾害疾病防治信息传递给每个受灾群众,第一时间给受灾百姓送上一颗健康安心丸!在她的影响与带动下,市疾控中心30多名疾控卫士以高昂的斗志,精湛的技术、严谨的态度、扎实的作风坚定地站立在灾民身旁,为灾民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健康长城,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。
她是灾区群众健康的守护神!我市共有10个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,除一少部分在学校集中安置外,多半安置点设在湖中或沿湖岸停靠,存在许多疾病防控的困难和问题,如饮水问题、垃圾处理、入厕问题、各种虫害问题等等,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洪涝灾害各类相关传染病防控的关键。为全面了解灾情及疫情,为实施有效防控、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,谭先玉同志陪同湖北省和荆州市疾控专家,深入一线、深入渔船,戴草帽、穿雨鞋;顶烈日、冒酷暑;乘渔船、徒步行,利用短短2天多时间,将所有受灾点逐一巡查,全面掌握灾民及安置点情况并进行分门别类。在省、市专家的精心指导下,结合各受灾地和安置点的实际,谭先玉同志指导制定了全市洪涝灾害疾病防控相关技术方案,并在全市建立并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精准防治策略,收了很好的效果,也受到了灾区群众的赞扬。为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,谭先玉同志率先垂范,亲力亲为,不放松一个环节,紧盯住每个细节,全过程跟踪管理。为解决灾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问题,提请相关部门为安置点安装自来水,如洪湖岸边、汉沙河等;对无法解决自来水的安置点,如茶坛、太马湖,在对湖水水质进行监测的基础上,选取清洁卫生取水点,并用标牌告示,引导渔民定点取水,同时在船上配备储水器,逐船指导渔民对生活用水进行消毒并定期开展水质监测;为解决渔船周边水环境问题,如洪湖岸边、太马湖、船头咀等,采取在渔船周围悬吊加有250-300克的漂白精片塑料瓶,利用湖水振荡,使瓶中的氯慢慢从小孔中放出,以保持湖水余氯量,改善水环境;为解决渔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,指导渔民配备垃圾袋,或增设垃圾桶,安排专人定时收集、定点存放、集中消毒、集中处置;为解决渔民入厕难的问题,指导防疫人员在岸边坡地设置一些简易厕所,与安置点周边企业主积极进行协商,争取业主的支持与帮助,对渔民开放单位公厕,为灾民提供方便,争取到省、荆州市红十字会支持,为安置点添置了移动厕所;为解决渔民身居郊荒野外面临的各种虫害之侵袭,谭先玉同志带领疾控中心10多职工利用晚上6点至12点时间,对湖边安置点周围的水草进行清除和消毒杀虫,布鼠夹、投药粉,挂诱蚊灯、放粘蝇条,在渔船投放安全药物诱杀蚂蚁;为解决灾害期间灾民子女预防接种问题,谭先玉同志逐户与儿童家长交流、不厌其烦与渔民进行沟通与宣传,消除部分家长的种种疑虑,并安排专车接送儿童及家长到接种门诊补种补证,有效提升湖区儿童接种率等等。每个安置点都能听到她的声音,每个船头都留下她的身影。
她是从旭日上采下的红!洪灾期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比较繁杂,健康体检、慢病监测、预防接种、结核病防治、艾滋病防治,等等,哪里有情况、哪里有需要,身穿红色工作服的谭先玉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,面对灾情,她忘我工作。白天在灾民安置点及官兵驻地巡察,中午处理中心日常工作,晚上制定卫生防疫技术方案、修订和完善工作制度与工作流程、疏理当天卫生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,拟定第二天工作计划与安排,加班到午夜12点以后是常事。她自己不辞辛苦,却很关心同事们的健康,特别是应急队员的身体健康,每天嘱咐后勤保障人员按时联系他们,追踪每名队员的踪迹,安排好他们的生活;清早队员出发前总是提醒他们戴上草帽、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和干粮等等。但是当同事提醒她注意休息、保重身体时,她总是说:我们是党员!要牢记党的宗旨,要对得起胸前佩戴的党徽和防汛大堤上飘扬的红旗!只要百姓安康,再苦再累都不怕!
她舍小家顾大家,铭记使命,勇于担当,用女性柔弱的肩膀扛起了防疫大旗,确保灾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!救灾防病工作开展以来,谭先玉没有睡过一次午觉,没有准点吃过一餐饭,人也消瘦了,脸也晒黑了,嗓子也哑了。儿子放暑假回家休假,近1个月了她没能抽出一天时间照顾儿子,陪儿子说说话,给儿子做顿饭;儿子要去参加暑期补习班了,也顾不上送一程。家里的家务事也顾不上了,不得不推给爱人去做。看着每天早出晚归、紧张忙碌不见身影的老婆,老公难免会心疼与责怪,但她总是对爱人说:“特殊时期,你多支持,也多担待!洪涝灾害期间最易发生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,容不得半点疏忽与马虎。岗位就是责任、灾情就是命令!作为疾控中心的领头人,我没得选择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