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爱无声。是你们,用人间的大爱,诠释着生活的真谛;用人间的至孝,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。无论天荒地老,无论沧海桑田,是你们的一颗颗赤子之心,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相随的道义!
故事主人公叫夏姣兰,今年四十九岁,她和丈夫陈海兵1994年结婚,婚后他们东拼西凑开挖了一口30亩的鱼塘,公婆两老身体还好,帮忙打理鱼塘,丈夫是生产队队长,工作比较忙,家务事多由夏姣兰来张罗。95年她女儿陈伊的出生,给家庭更是增添了无比的快乐,一家人生活虽然清贫,但也其乐融融。
那是2000年10月,她丈夫的大哥突然意外去世,大嫂也离开了这个家,丢下刚上初中的侄女侄儿,一个14岁一个年仅12岁,无依无靠的侄女辍学了,侄儿整天以泪洗面,受到如此打击,本就年老体弱的二老一下子也病倒了。这个打击如同晴天霹雳,夏姣兰顿时感觉家里的天都塌了。
那一年她的女儿5岁,看着女儿在自己身边开心撒娇,她想到侄儿侄女却没有爸妈了,缺少了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亲情和关爱,夏姣兰的心如刀绞……这一刻她毅然决定,要给侄儿侄女一个家。她知道,家中二老指望着她,丈夫指望着她,伟大的母性、女人的良知不容许她有第二种选择。那一天,她这个不足80平方米的房子里多了两张床,从此她的肩上也多了两份沉甸甸的责任。她和丈夫义无反顾地把侄儿侄女送到了学校,开始了他们省吃俭用照顾着年迈的二老、抚养着年幼的三个孩子的艰难日子。这其中的艰辛,千言万语也不足以表达,家中揭不开锅的窘迫、手里拿不出一分钱的无奈,常常让夏姣兰欲哭无泪。
她时常对人说,她永远都记得,在她们最艰难最无助的时刻,党组织都会记得她们,领导都会及时地出现在他们身边。一壶油、两袋米的困难慰问,一个书包、几支笔的学习礼品,100元、200元的资金救助,邻里乡亲也不时送过来自家孩子们用过的旧衣服、旧鞋帽......每次她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。组织的关怀,领导的鼓励,乡亲们的帮助,时时刻刻都激励着她们一家艰难前行。
慢慢地,乌云散开了,太阳出来了。侄女侄儿走出了阴霾,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了。2002年4月,她家里也添了新成员,儿子出生了,一家八口的生活,在老人孩子的笑声中渐渐的平静了下来。
一家人在组织关怀和邻里的帮助下,相互扶持着一路走来,虽然艰辛,却也值得。侄女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,侄儿也研究生毕业,找到了满意的工作。2015年正月他们为侄儿筹办婚礼,在主婚台上当着所有亲朋好友,侄儿侄媳叫了他们一声“爸爸,妈妈”。乡亲们都记得,他们两口子当时哭地稀里哗啦……这泪水饱含着幸福和快乐,也有着些许的辛酸。这一声爸爸妈妈,让他们感觉所有的酸楚和苦痛都没有了,所有的付出都值了。
如今,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、成家立业了,每逢节假日,四世同堂,一大家子欢聚在一起,相互关爱,欢声笑语中夏姣兰总是会忍不住流下幸福的泪水……她说:“我们一家人的经历,说明了一个颠簸不破的事实,有党才有家,有爱才有家!我会以这家风家训教育我的孩子,永远不能忘记党的关怀,永远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