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的重要论述,推动清廉价值理念在家庭落地生根,松滋市妇联整合家风家教实践基地、红色革命教育基地、乡村振兴示范点、清廉村居示范点等资源,设计制作了“清廉家庭文化云地图”,打造行走的“清廉课堂”,诚邀广大家庭一起来打卡,学清廉、传清廉,以家庭清廉“细胞”滋养社会清廉。
清廉家庭文化云地图
01
贺炳炎同志纪念馆
贺炳炎同志纪念馆系中共松滋市委、松滋市人民政府为纪念松滋籍开国上将贺炳炎百年诞辰而建,开国元帅聂荣臻题写馆名。纪念馆展示陈列内容由“独臂雄风”“风发刘家场”“纵横湘鄂西”“浩气长存”等九部分组成。整个展厅通过文字、历史图片、文物、雕塑、绘画、场景与声、光、电技术的完美组合高规格布展。1929年,贺炳炎跟随贺龙的部队走上了革命道路,从此血雨腥风、金戈铁马,他衔巾断臂,吓破敌胆,威震三军,为革命胜利立下赫赫战功,成为名垂千古的独臂将军。在其革命生涯中,贺炳炎始终不忘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,永葆贫苦农民家庭的艰苦朴素传统。他不仅自身模范带头,对亲属子女也严格要求,常常告诫家人,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。
02
斯家场镇姜家岭村
姜家岭村位于斯家场镇西南方向,版图面积5.32平方公里,辖9个村民小组282户1058人,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。近年来,姜家岭村以“党建引领,支部带头,人才兴村,产业强村”为发展理念,坚持弘扬“晴耕雨读、耕读传家”的家风家教传统,开展“五比五让”的文明实践,不断探索加强清廉家庭建设。步行入村,村级道路干净整洁,每家房屋门上挂着一个木制小牌,上面标注着房主姓名,以及这家的家风家训。放眼望去,家风家训牌样式统一,内容各异,浓郁的书香墨韵扑面而来。姜家岭当地群众用好学风带动良好家风,好家风酿造淳朴乡风,不仅是享誉荆州的博士第一村,还被授予“湖北省家风家教实践基地”。截至今年,姜家岭村已累计培养出大学生226名,硕士生38名,博士生12名,坚持不懈走好人才兴村战略,始终不渝传承中华优良家风。
03
洈水镇樟木溪村
松滋市洈水镇樟木溪村,因千年古樟而得名,位于国家大(二)型水库——洈水库中心北岸,版图面积21.7平方公里,辖8个村民小组334户1268人。樟木溪村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,古为楚灵王祭祖之地,近为九岭岗起义红色传承之地。近年来,樟木溪村注重打造清廉家庭阵地,将自然风貌与清廉文化元素完美融合,打造出“爱莲口袋公园”“鱼跃廉门”“黄杰洞”等一个个特色鲜明的“清廉”地标;注重传承优良家风故事,立足于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资源,讲好“清正廉孝”的家风传承故事,在樟木溪村村史馆,保存有三百年历史的“艾节风高”牌匾,其蕴含的忠贞守节、培育后代,教育子孙精忠报国的优良家风广为传颂,成为后世樟木溪人学习的榜样。随着清廉家庭工作的全面实施,如今的樟木溪村不仅有绿水青山,更有“清风阵阵”,先后获得“开局先锋先进集体”、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、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”等荣誉称号。
04
洈水镇九岭岗村
九岭岗村位于松滋西南部,属革命老区村、丘陵山区村,版图面积24.6平方公里,辖7个村民小组,525户2257人。1928年6月18日,松滋人民在中共松滋县委和黄杰领导下,发动了声震湘鄂边界的九岭岗起义,打响了当地向反动势力宣战的第一枪。近年来,九岭岗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,着力培育新时期家风家教文化,完成红色阵地配套,将清廉文化与红色文化、村史文化结合,修建清风长廊、清水公园,布局清廉广场,打造清洁道路,清廉气息正在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红色沃土扎根成长。今年,九岭岗村被评为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”。
05
纸厂河镇城址山村
城址山村位于纸厂河镇中部,版图面积3.23平方公里,辖7个村民小组581户2005人。近年来,城址山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,以全镇“家风传承”实践项目为载体,依托城址山村程颢讲学堂,重点打造了马家湾家风传承示范小区和家风家训馆,并围绕教子、礼信、婆媳、邻里、行善等方面进行家风建设的框架搭建,以明道遗风引领全镇家风建设,成为了孕育优良家风的摇篮。先贤教化,涤净民风,勤学守法,代代出彩,城址山连续五年,孕育出全市高考状元,在各行各业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才,诸如留美博士罗加中、气象专家孙继松、医学专家李龙承、医疗专家李双双、航天人才赵伟、法学人才李健等。